在规模化养殖产业飞速发展的背后,养殖废水的无序排放已成为污染环境的 “重灾区”。这类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氨氮、磷以及悬浮杂质,若处理不当,会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破坏。而聚合硫酸铁(PFS)凭借其独特的化学特性,成为治理养殖废水的 “利器”。
遵义聚合硫酸铁在养殖废水处理中发挥着多重关键作用。作为高效混凝剂,它溶解后会生成大量多核络合物,这些络合物能与废水中的胶体颗粒和悬浮杂质发生电中和反应,破坏颗粒的稳定性,促使其凝聚成较大的矾花。例如,废水中的粪便残渣、饲料碎屑等悬浮物质,在聚合硫酸铁的作用下会迅速聚集,通过沉淀或气浮工艺被分离出去,大幅降低废水的浊度。
同时,遵义聚合硫酸铁还具备氧化性能。其含有的三价铁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具有强氧化性的高铁离子,能氧化分解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氮等,降低废水的 COD(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此外,它在反应过程中会调节废水的 pH 值至弱酸性,为后续的生物处理创造适宜环境。
要充分发挥聚合硫酸铁的效能,需与其他药剂科学搭配。首推的搭配药剂是聚丙烯酰胺(PAM)。当聚合硫酸铁形成细小矾花后,投加适量的 PAM 能利用其高分子长链结构,通过吸附、架桥作用将小矾花联结成更大、更紧密的絮体,加速沉降速度,减少处理时间,提高固液分离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先投加聚合硫酸铁搅拌反应 3 - 5 分钟,待出现细小矾花后再投加 PAM,两者协同作用可使悬浮物去除率提升至 90% 以上。
对于高氨氮的养殖废水,可搭配氨氮去除剂。遵义聚合硫酸铁虽能氧化部分氨氮,但对于浓度较高的废水难以彻底处理。氨氮去除剂能与废水中的氨氮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逸出,与聚合硫酸铁配合使用,可显著降低废水的氨氮含量,确保达标排放。
此外,当废水的 pH 值偏离聚合硫酸铁的最佳反应范围(6 - 9)时,需搭配酸碱调节剂。若废水呈强酸性,可投加石灰调节 pH 值,不仅能为聚合硫酸铁创造适宜的反应环境,石灰本身还能与废水中的磷反应生成磷酸钙沉淀,增强除磷效果;若废水碱性过强,则可加入稀硫酸调节,避免聚合硫酸铁因 pH 值过高而产生沉淀,影响混凝效果。
聚合硫酸铁在养殖废水处理中既是 “净化者” 也是 “协调者”,与其他药剂的合理搭配更是实现了 “1 + 1 > 2” 的处理效果。这种组合工艺不仅能高效净化水质,还能降低处理成本,为养殖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